中小企業erp選擇的基本原則是什么?ERP軟件,有國產的,有進口的;有C/S版的,有B/S版的;有幾百萬幾千萬一套的,也有幾萬幾十萬,據說還有幾千塊;有開發商親自出來買的,也有只通過合作伙伴賣的。究竟什么樣的erp更好?如何選擇ERP,做好ERP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一、erp選擇的基本原理
1.選公司
選了信譽好、經驗豐富的公司,最好能夠選擇提供量身定制的軟件公司,比如幣加德;
2.選產品
最好的辦法是選擇既能滿足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又能滿足未來多樣化需求,且品質穩定易維護的產品;
3.選實施
公司期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使用,執行方法、執行過程與策略、實施所需時間是企業必須掌握的重要選擇因素,方法和策略是減少風險的有效手段;
4.選服務
挑選具有完善售后服務機制的企業,以便將來選擇其所提供的各種類型、多地點的及時響應服務;
5.選價錢
當所有條件都一致時,當然應當選擇成本較低的解決辦法。
二、erp選擇經驗分享
erp選擇的目的不是為了節約成本,戰勝供貨商,不要忘記每個人的共同目標和任務是選擇ERP,做好ERP,以此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參與了100多家企業的ERP選擇,其中大部分是預算5-20萬人民幣的中小企業。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至于什么是ERP,包括什么是四大模塊,從MRP到ERP的發展過程,ERP會帶來什么好處。
1、為什么要上ERP?
很多高級主管認為這個問題很低級。其實這是ERP最終能否成功上線的關鍵因素!需求決定產品,沒有需求或者沒有深入挖掘客戶需求的ERP項目,即使上線也會因為流程或者功能上的差異而流產(客戶為了安裝門面另議..)。所以在企業選擇之前,最好先整理好自己的需求,區分核心需求和次要需求(后期評估時,核心需求達不到的ERP產品只能退出)。如果需求可以在文件、報和流程圖上具體化,那就最好了。
2、了解軟件市場
目前在國內軟件市場,好聽點叫百花齊放,壞聽點叫魚龍混雜,產品參與不均勻。甚至一線品牌,如用友、金蝶,都是專業行業,功能長度不同;了解同行業軟件的使用非常重要,軟件的口碑更重要。
3、準備多少預算?
很多企業在準備推出ERP的時候,預算是模糊的,或者是通過多個價格比較來定位的,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有初步預算,就會縮短評估周期,避免浪費時間。如果后期評估還可以,但是價格超出預期,那么雙方之前的工作就白費了(剛做生意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現在學好了。
4、尋找供應商
這個環節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軟件供應商不同于一般的原材料供應商。真正的工作是付款后,后期服務需要及時性和可持續性。面對油價和工資看漲的事實,中小企業一般建議找當地的軟件廠商(供應商也要賺錢)。另外,如果不是親戚,不要選擇只有一兩個人的軟件公司。我遇到過很多中小企業,因為服務不及時或者根本沒有服務,只好重新更換軟件。一般可以選擇三家左右不同品牌的供應商。家庭太多,評估師會失去判斷力。
5、拋出需求讓供應商發揮作用
每個供應商都應該安排半天到一天的時間來工廠了解、參觀和收集信息。一般先開會說明自己的需求,然后留點時間和軟件供應商一起參觀工廠。一般相隔3到5天,軟件供應商會帶著作品去面試。這個時候客戶最好不要打哈欠,豎著耳朵仔細聽,每個功能的解釋,解決方案,不要被五顏六色的PPT迷住,不要把文件審核當OA,把附件保存當PDM...最好多問問題,把流程邏輯搞清楚。需要二次開發的地方要寫下來,以免簽合同的時候發現需要額外支付(一般軟件的二次開發成本都比平時貴)。
6、選擇供應商
產品選擇后,另一個重要的任務是評估供應商的服務。你選擇的不僅僅是一個產品,更是一個能給后期帶來保障的服務體系。無論是供應商的行業經驗還是供應商的服務能力,都是評估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另外,軟件一般不會100%匹配單個企業。如果供應商有二次開發能力,會為項目節省大量二次開發成本。
總之,成熟的產品+優質的服務(實施服務+維護服務)+良好的執行=ERP成功。相反,三要素缺一個,ERP之路任重道遠。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正在選準備選擇、未來選擇的企業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