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幫企業實施ERP的時候,我從來都會反復的強調關于ERP的事情:
1. ERP是幫助企業規范作業的,是幫助企業提供管理水平,提升管控能力的,不是幫員丁提高工作效率的,更不是方便員工工作的,ERP的效率和效益只能在企業行為得到規范以后才能體現出來,實施ERP后員工工作量提升幾乎是必然的。
2. ERP的實際用戶是企業高管,普通用戶說白了只是ERP系統的一部分,當然這句我一般不和基層用戶說,但是我會和高層管理者言明這點。對員工來說,什么才是最高效的?當然是想怎么來怎么來,沒有任何監管,這樣員工在處理工作的時候沒有任何制約,可以在任何點靈活轉向、跳出、改線,效率高的不要不要的,但是這種高效真是企業需要的嗎?顯然不是。
舉個例子來說,ERP采購流程一般是需求部門請購--采購部門采購--倉管部門收貨(質檢部門質檢),每個環節都要求審批的話,怎么也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
那么對于沒有ERP系統的企業來說,什么是最高效的?
熏求部門需要某物,然后該部門人員直接打電話通知供應商送貨,貨到了直接用。然后再跟領導匯報有這么個情況,然后報賬。。。。。
如果是這樣,效率比用ERP不知道高了多少倍,可能放下電話,一小時后東西就可以直接用了。
然而,這東西該不該買?買來的東西數量對嗎?質量過關嗎?價格合理嗎?中間有腐敗交易嗎?就沒法管控了,如果一個企業的管理都是這樣,那么這個企業必然被自身的腐敗和各種混亂搞垮,而
這種腐敗是企業管控不到位的必然結果,混亂自不必說。。。。。
所以上ERP是上了個什么?其實是讓你到處是漏洞的企業制度,變成一個正常,有漏洞修補監督機制的企業,換句話說,上ERP的首要目的是讓你的船不容易沉不容易壞,而不是首先讓你的船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