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ERP項目進行二次開發應被視為“一把手工程”,需要企業領導給予足夠重視,并且也需要軟件提供商以及相關的企業內部人員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有這3方面的力量都重視了,管控嚴了,項目才能按期并保質保量地交付。ERP廠商經常會有這樣的抱怨:起初的幾個月進行項目分析和討論,用戶也認可了,ERP系統做出后,結果這時候客戶要進行“二次開發”…然后事情就變得復雜跟原先預期距離拉遠,最后導致“變質”...對于企業的信息化系統來說,其實軟件方面來說真需要二次開發才會合適。那么如何挖掘出這部分軟件的潛力讓企業拿到實惠在開發中?
技術人員需要多專業?
從事二次開發的人員既要熟悉軟件的功能和相應數據庫中表的結構,又要充分理解用戶的特殊業務流程,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工作的,甚至可能會使項目延期;再者,改動軟件后還可能出現系統的不穩定,影響版本升級。如果必須進行二次開發,則應盡量使得二次開發做出的功能模塊獨立于原來的ERP系統。這樣,當ERP系統版本更新時,二次開發出來的模塊無需修改或者只需較少的修改就可以應用于高版本的ERP系統。
企業本身特點該不該強調?
企業在做二次開發的時候,其實軟件中管理流程已經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提煉,所以沒有必要太多的強調自身特點。而許多企業刻意去強調的是源于本身的不合理的業務流程或者優化和重組。這不應該去建立在對軟件的修改開發上。不能讓軟件去適應流程。不要修改核心的代碼是軟件自身體系的基本原則。企業的需求不能被滿足,盡量以小的改動去滿足需求也是為之后的升級做打算。二次開發應該在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因為可以充分的利用現有的數據庫條件以及將數據的價值最大化。將ERP系統中的數據通過公司自行開發的系統提供給其他不使用ERP系統的人員,開發者應該保持絕對的原則并且對項目要保證可控性,二次開發中,修改不宜多。
企業應選擇通用還是實際?
試問有哪個企業愿巨額投入開發?例如處理文檔、表格、財務等方面,很多成型軟件在這個市場中,因此在選擇上,優先注重的會是適合通用系統。
許多的信息化軟件只為滿足國家層面的要求,針對企業實際來說,通用方面功能滿足了,其實還會需要ERP系統提供企業內部的管理信息。按照行業、模塊開發的ERP系統,最初會按照一定參數來設定,但根據企業的發展規模、周期等因素差異導致除通用功能外還會有二次要求,因此還需適當調整。
談了以上幾點后,想開發ERP最好找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研發型公司,比如幣加德這種,千萬不要找ERP軟件代理商,因為他們沒有系統源代碼,只是中間倒賣,在理解業務需求及成本上都不具優勢。